今天,小艾老师想跟大家聊聊BA分析里的几个基本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是极为基本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01 什么是需求?
你去餐厅吃饭时:
- 餐厅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监管需求)
- 老板想月营收突破 50 万(业务需求)
- 你希望 30 分钟内上菜、餐具干净(用户需求)
- 厨房需要订单系统、消毒设备(系统需求)
这些都是 “需求”,本质是不同角色对一件事的期望或要求。在BA的世界里,需求贯穿所有项目 —— 小到开发一个 APP,大到企业数字化转型,都要先搞清楚 “要解决什么问题”。
02 需求的四个层次
- 监管需求(Regulatory Requirements)
- 定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硬性要求
- 例子:
- 金融 APP 必须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
- 食品企业必须通过 ISO22000 食品安全认证
- 特点:一票否决项,不满足则项目直接失败,比如没驾照不能开车上路
- 说明:为什么把监管需求放在_位?因为它通常是硬性的、不可妥协的。没有满足它,一切都免谈,没人敢用你的产品或服务,没有满足它,企业就没法正常运作。
- 业务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s)
- 定义:企业想通过项目达成的战略 / 战术目标
- 分类:
- 战略层(3-5 年):如 “2025 年市场占有率提升 20%”
- 战术层(1 年内):如 “双 11 电商转化率提升 15%”
- 运营层(日常):如 “客服响应时间控制在 5 分钟内”
- 例子:某奶茶品牌的业务需求:2024 年新开 100 家门店,单店日均销量突破 500 杯
- 说明:这里体现一个业务的框架和顺序,即从设立长远的企业战略目标,再分解为各业务模块的中短期目标,然后再分解到各功能部门和团队的运营目标,直至落实到每个员工的KPI,就是这样一步步分解和一步步落地的。
- 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s)
- 定义:实际使用产品 / 服务的人,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解决什么问题
- 特点:带 “角色” 和 “场景”,比如:
- 外卖骑手:希望 APP 能自动规划_优路线,减少绕路
- 老年用户:希望手机字体够大,操作步骤少
- 常见表达:敏捷开发中的 “用户故事”(User Story),如 “作为宝妈,我希望能一键预约儿童乐园,节省时间”
- 说明:顾名思义,用户需求就是站在用户(人)的角度看,需要满足用户什么样的期待或体验,帮助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痛点)。
- 系统需求/解决方案(System Requirements / Solution Requirements)
- 定义:把上层需求翻译成技术能听懂的 “系统该做什么”
- 分类:
- 功能性需求:系统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 “用户能在线提交退货申请”
- 非功能性需求:系统的 “隐藏属性”,如 “页面加载速度<2 秒”“支持 10 万用户同时在线”
- 过渡性需求:上线前的一次性准备,如 “迁移旧系统数据到新平台”
- 例子:针对 “宝妈预约儿童乐园” 的需求,系统需求可能是:
- 开发预约表单页面(功能)
- 短信通知预约结果(功能)
- 系统需兼容安卓和 iOS(非功能)
- 上线前导入现有乐园数据(过渡)
BA工作的基本逻辑,说到底就是把前三种需求,扩展为详细、准确和可实现的第四种需求——系统需求(解决方案)。也是因为如此,常见的BRD文档,也会包含前三种需求的描述,然后才是写那些具体的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过渡性需求等……如果不写前三种需求,技术人员是没法准确的理解,再去翻译为功能规格文档和技术设计文档的。
03 需求之间的竞争
现实中,需求永远比资源多,需求与需求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
BA 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 “取舍”。推荐用MoSCoW 优先级法则,把需求分成四类:
类别 | 英文 | 含义 | 例子(开发一个购物 APP) |
1 | Must do | 必须做,不做项目失败 | 用户能登录、能下单 |
2 | Should do | 应该做,做了增加价值 | 显示商品库存、支持退换货 |
3 | Could do | 可做可不做,锦上添花 | 商品评价带图片、夜间模式 |
4 | Won't do | 坚决不做,无关紧要 | 给用户推送星座运势 |
口诀:先保 “必须做”,再做 “应该做”,有余力再考虑 “可做可不做”,无关需求直接砍掉。
比如创业公司资源有限,优先做好核心功能(如电商 APP 先_下单流程畅通),别一开始就加 “社交分享” 这种非必需功能。
04 业务分析师(BA)的角色
很多人误解 BA 是 “写文档的”,其实 BA 是需求的翻译官 + 决策者:
- 向上承接:理解老板的业务目标(如 “提升客户复购率”)、法规要求(如 “数据合规”)
- 向下拆解:把抽象需求翻译成技术能执行的系统需求(如 “开发会员积分系统,记录消费行为”)
- 中间协调:当业务说 “要_快上线”,技术说 “功能太复杂做不了”,BA 要判断优先级,砍掉 “可做可不做” 的需求,推动双方达成共识
举个真实场景:
- 业务提需求:“我们要做一个直播带货功能,下周上线”
- BA 会先问:
- 监管层:是否需要《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合规?
- 业务层:目标是提升销售额,还是品牌曝光?
- 用户层:目标用户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对直播的接受度如何?
- 系统层:现有平台能否支持实时互动、支付接口?需要新增哪些功能?
- _后输出 BRD文档,明确 “必须做” 的核心功能(如直播开播、商品上架),“应该做” 的辅助功能(如聊天弹幕),砍掉 “美颜滤镜” 这种非紧急需求,确保项目可落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结合着看看小艾老师之前的大白话解读的文章。
戳下面,回顾:
《大白话解读:怎么来理解Business Analysis(BA)?》
《大白话解读:BA的工作到底做什么、怎么做?》
以上这些就是小艾老师觉得BA分析里_基本、也是_重要的一些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