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5228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按照自己的计划终于在4月份通过了TOGAF考试。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下TOGAF备考的心得,以己之浅见,希望能够给正在或打算准备TOGAF考试的伙伴提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帮助。各位小伙伴对TOGAF或者企业架构的理解有深有浅,起点和基础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在分享个人心得之前,先对我个人的情况做个简单的介绍,如果看官跟我的情况类似,相信后面的内容会更有帮助。

我就职于大型央企的业务部门,做技术出身的,近几年公司做数字化转型,我参与了其中。对TOGAF的了解仅限于知道4A和ADM(只是知道有这些内容,4A能说出来都是什么,ADM十个圈圈都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基本没概念),听过几次TOGAF的讲座,一个小时左右的那种科普性质的,_感觉是这个东西好像有些空洞,顶层规划才能用到,虚头吧脑的,一堆拗口的概念和描述强行建立一道人为的壁垒,让外面的人难窥其详,听完看完很短时间就完全没有印象了。概括来说就是,基本小白,工作需要才去尝试了解,不得其道。那为啥又下决心系统学习呢?踩雷了呗,掉坑了呗,连环雷,大坑套小坑的那种,加上本人确实做不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烧烤”那份洒脱,牛马毕竟还是有绳牵着呀……所以还是决定补补课,学了之后才了解,这些内容不但不空,而且非常厚重,之前踩过的雷,掉过的坑,错哪了,该怎么破解很多都有清晰思路了,当然这是后话。

至于什么TOGAF是什么,为什么学TOGAF,相信有兴趣看这篇分享的小伙伴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我就不在此啰嗦了,直接上正文。(这废话就已经不少了……)

备考TOGAF的两方面主要难点及应对方式

难点1:扎扎实实理解TOGAF相关的概念、定义、基础知识。

这方面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并且TOGAF毕竟不是咱们原生的,有很多概念、术语、描述挺难通过字面意思去精准理解其具体含义的,举几个例子,比如连续序列、制品、矩阵、架构风格、迁移规划……有些词之前没见过,有些词很熟悉但是在TOGAF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是_次接触可能真的会摸不到要点,即使看了官方文档中的定义理解也挺难理解到位。而如果对这些基础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真的很难学下去。概念和定义多了的话,整体理解难度会陡然增加,因为我们对陌生的新概念的理解需要基于我们熟知的概念去描述,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可能遇到用来解释特定概念的描述中,仍然包含了不太理解的概念和术语。举个例子,“用于记录对架构实施和迁移计划有影响的因素。目录应包括需要考虑的因素的列表、对它们的描述以及对制定计划时必须考虑的行动或限制因素的推论(结论)。”这又是个啥,什么意思?对于对TOGAF了解不多,刚刚接触的人来说,可能会多少有些上头。

怎么应对呢,个人经验,刚开始系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花一段集中的时间把概念、术语、定义搞清楚,口袋书通读一遍,当然如果有大神或者机构整理的高度总结的笔记之类就更好了,毕竟口袋书也有200页。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首先,别孤立看概念定义,要把放在TOGAF的整体背景去理解,单独看术语表,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荐通读口袋书了解概念,而不是去读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条目;其次,一定要集中一段时间过一遍,不要拖太久,不然看到后面前面都忘了,估计学TOGAF的还是已经工作了的比较多吧(个人猜测),时间靠挤的,但用碎片时间做这件事,效果估计堪忧。

难点2:理清抽象的概念、方法之间的关系,建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如果你是从事跟企业架构相关工作的,学起来会相对轻松很多。TOGAF中的概念、方法是什么,呈现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有什么用……如果能跟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是会对学习有非常大帮助的。通过建立这种联系,也更容易理清各个阶段之间,各种概念、文件、模型、构建块、库等一堆东西之间的关系,想明白在什么阶段、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哪些方法、怎么考虑解决方案。这个非常重要,考试的难点也正是鉴定级的那些结合实际案例的情景题。学习很多时候就像穿珠子,用手直接抓玻璃球,一把下去十几个了不得了,用线穿起来拿百八十个问题不大。理不清,就很难真正读懂。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准备或正在学习TOGAF的人,实际工作没有那么丰富的经历。

怎么应对呢,本身自己实际参与过的项目有限,只能是多花些时间,找些资料来看,B站上有一些不错的资源,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找资料看资料本身也比较花时间,况且,这些资料有些是普及性介绍的,有些是偏实践的,当然也有偏重备考的。如果说有什么捷径的话,选择比较靠谱的培训机构是个不错的选择。结合案例的讲解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培训班并不是解决靠自己学不会的问题,更多是解决思路、效率问题,毕竟,“串好的珠子”、丰富的案例资料、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大幅提高效率。至少从通过考试层面,学习效率以及_率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个人觉得培训机构的投入还是值得的,毕竟节省的时间是_宝贵的,另外,报名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不通过可是不给退钱的……

_后说说备考和培训机构的事。我们需要明确关注点和具体目标。如何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我们先不讨论,就聚焦在通过考试上。TOGAF体系庞大,资料多,重点不好抓。内容还是挺多的,官方文档就有一大推,如果全部看一遍……还行吧,光是有中文版的“四件套”就200多万字,关键是,这玩意不能当小说那么看呀!而实际上,只是考试的话也不用都看,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过一些经验分享,会有这样的印象,吃透官方的口袋书就足以应对考试了,实际上呢,我这里不做评判,只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口袋书确实是浓缩版的精华,整本书可以理解为没有不是重点可看可不看的内容,但浓缩版也注定了对一些内容的展开并不充分,也不会结合应用场景去叙述。对于基础级的考试,吃透口袋书_没问题,并且分数肯定不会低。但对于鉴定级,可能会比较困难。鉴定级的考题是四个选项选择_优方案,_优、次优、再次、干扰项的得分依次是5/3/1/0(具体规则以官方公告为准),不会出现“傻子选项”直接能排除的,经常是感觉每一个都很有道理,总共就8道题,容错率其实挺低的。口袋书看上两边去拿官方模拟题做做看,基础级差个不多能踩到及格线了,鉴定级,不及格的可能性比较大……简而言之,吃透口袋书确实可以应对考试,但只读口袋书是不是能吃透?我觉得有困难。

参加培训机构的课程对通过考试有很大帮助,我是参加了艾威的培训课,B站有很多分享的资料,感兴趣可以看看。

TOGAF 备考心得:难点突破以及机构选择分析 —— 作者:大螺丝 -- 第1张

其他机构也没怎么接触,所以哪家好哪家不好我没发言权(但要选TOGAF官方认证的机构),但对艾威我还是很满意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如果各位道友有同样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参考:

  • 1. 专注学习和考试本身。除此之外,考试报名、查考试中心、约考、缴纳考试费、怎么生成证书,总之吧,跟学习和考试本身无关的事,通通不用操心,只管学好、考好就行了。
  • 2. 重点的把握。考试考哪些重点内容,会比较省心。自己看的话可能把控不好,艾威这边抓考试重点和难点还是非常精准的,老师的实力相当在线,结合实际,深入浅出讲的很到位。
  • 3. 对准备情况的评估。TOGAF考试是随约随考的,好处是比较灵活,缺点嘛,比较纠结,需要对自己准备情况做准确评估,换句话说,没把握不敢随便去撞大运吧哈哈。艾威的自有资源挺丰富,通过自测、练习,对自身准备情况会有很准确的评判,_率也比较高。
  • 4. 福利多多。4天的直播互动课程、手机端和电脑端随时随地回放、官方文档、实用案例资料,很多分享的资料,讲义提纲挈领,非常实用,量也很足。

TOGAF 备考心得:难点突破以及机构选择分析 —— 作者:大螺丝 -- 第3张

总结一下:

  1. 基础知识很重要,集中精力短时间建立起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整个体系的总体概念,可以以ADM为中心,因为它跟其他任何知识点都有关系。
  2.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工作或者案例资料,结合场景,不但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考试的难点,绕不开,背书没必要理解是关键,并且机械记忆应对基础级考试没啥问题,鉴定级靠背搞不定。
  3. 选择_的培训机构是个不错的选择,会有一些费用,但相较节省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值得的,这是我对艾威的评价,其他机构没接触不做评价。没有做广告的意思,纯分享,我这个号本也是深潜号,如果效果不好一只懒鱼是不会费劲巴拉码这些字的。

_后关于艾威多说护几句,他们是报名即可开通账号,这时候往期的回放课程、必要的学习资料、纸质版的讲义就入手了,可以开始预习了,预习一下直播课程时候效果会更好。所以如果选择参加培训,建议别压点报名(每月开班,艾威公众号可以查开课时间,基本是每月20号前后),适当提前一点留一些预习时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本课程是一个4天的连贯性培训体系,老师将结合John Zachman的“DNA”架构结合实际经验讲解IT架构、业务架构。TOGAF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企业架构框架,使用公共语言和最佳实用程序,可以使组织将IT和战略真正匹配,通过架构化的方法,对热点技术创新领域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布局,帮助企业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营运模式和管理模式。 ...[课程详情]

课程时长:4天(28学时)正课/1-3个月培训周期(因人而异)

课程资料:

TOGAF课程报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