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P 认证是由国际商业分析协会(IIBA)推出的商业分析专业人士认证。CBAP 认证旨在评估个人在业务分析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全球公认的业务分析专业人士的权威认证。
- 中文名CBAP业务分析师认证
- 英文名Certified Business Analysis Professional
- 英文简称CBAP
- 颁证机构IIBA(国际商业分析协会)
- 证书类别业务分析,需求分析,商业分析,BA
- 同类认证PMI-PBA
自从ChatGPT、DeepSeek 等大模型普及以来,谁都能用AI来问两句。比如聊个天、查个资料什么的,AI的回答常常还挺好的。但你有没有发现一到特定的专业领域——比如你让它帮忙做个市场方案、分析份数据、写个专业报告,或者搞点创新设计——好像AI就不太行了。答案要么是太“泛泛”了,要么就是根本“不对路”,或者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点开“盲盒”的感觉,时好时坏,纯看“运气”……
这时候,我们与 AI 的沟通方式就必须升级,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提示词的质量。怎么写出能真正让AI理解你专业需求的提示词呢?或许,业务分析师们天天用的BABOK——BACCM模型——能给你答案。
BACCM是什么?
简单说,BACCM(Business Analysis Core Concept Model)是业务分析领域的基石,包含六个密不可分的核心概念(出自BABOK商业分析知识体系指南,前几天小艾老师给大家科普过,戳这里>>)。想清楚这六点,能帮你理清任何复杂问题。
用在AI提示词上,就是确保AI和你“想的是同一件事”。
这六点是:
- 需求(Need):企业待解决的问题或可抓住的机会(比如“客户投诉率高”“市场出现新风口”)。
- 解决方案(Solution):满足“需求”的具体办法(可能是新软件、优化流程、调整组织架构等)。
- 变革(Change):为响应“需求”而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升绩效。
- 干系人(Stakeholder):和变革/需求/方案相关的人或部门(客户、老板、IT、法务……搞定关系人是关键!)。
- 价值(Value):解决方案对干系人“有什么用”(可能是赚钱、省钱、提升效率、规避风险,甚至提升士气)。
- 情境(Context):项目所处的环境(公司文化、行业法规、技术限制等),脱离情境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

如何写出高效的提示词?
把这六个点应用于提示词设计,AI就能更为精准地理解你的要求。
方法1:锚定需求×情境(Need × Context)—— 校准问题靶心
核心作用:定义真实问题边界,规避“答非所问”
低效提示(脱离情境的空泛需求)
“我们要提升客户满意度,有什么建议?”
风险:AI可能建议“优化客服流程”(而你实际是电商平台面临物流投诉)
高效提示(绑定需求与情境)
“我们是一家东南亚跨境电商公司(情境),因跨境物流时效不稳定(需求),导致独立站复购率下降15%。请分析物流延迟对客户体验的关键影响路径,并提出3个可快速落地的缓解策略。”
分析:用“东南亚跨境”“独立站复购率”锁定行业特性,将模糊的“满意度”转化为具体的“物流时效-复购率”因果链,AI输出直接切入业务痛点。
方法2:绑定干系人×价值(Stakeholder × Value)—— 定制解决方案视角
核心作用:明确“为谁解决”和“为何重要”,避免通用废话
低效提示(价值对象缺失)
(上传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用户对智能手表的反馈。”
风险:AI可能输出“42%用户关注续航”(但产品经理需要的是功能优先级,市场部需要卖点提炼)
高效提示(双维度聚焦)
“你是向产品总监汇报的BA分析师。基于用户反馈数据:
- 干系人诉求:产品总监需在下一代产品中决策核心功能投入
- 价值目标:识别能提升用户付费意愿的关键痛点
- 请:1)提取Top3付费敏感痛点 2)为每个痛点标注‘研发成本’和‘预期溢价空间’。”
分析:明确“产品总监”视角和“付费意愿”价值导向,AI自动过滤无关噪音(如外观颜色偏好),聚焦商业决策支撑点。
方法3:驱动变革×解决方案(Change × Solution)—— 设计行动路线图
核心作用:将概念转化为可执行路径,突破方案模糊层
低效提示(未定义变革起点)
“帮我们设计一个会员体系。”
风险:AI从零构建通用模板(而你已有CRM系统可对接)
高效提示(变革-方案联动)
“当前:母婴品牌会员仅靠折扣维系(现状)。
变革目标:3个月内建立分层会员体系,提升高净值用户LTV
解决方案约束:需复用现有微信小程序和CRM标签体系
请输出:1)会员分层模型(基于消费频次/客单价) 2)各层级专属权益设计(成本增幅<15%)”
分析:通过“当前状态→变革目标”明确改进方向,“复用现有系统”限定方案框架,AI产出兼具创新性和落地性的蓝图。
总结一下:从BACCM模型到AI提示词的三种设计方法
| 关键问题 | 提示词嵌入举例 |
定义边界 | 谁在什么场景下要解决什么问题? | 情境:本地连锁健身房 需求:新客转化率低于行业均值 |
对齐价值 | 对谁产生什么效益?如何衡量? | 干系人:市场总监 价值:降低获客成本至<200元/人 |
落地路径 | 从哪改变?方案如何适配约束? | 变革:从地推转向数字化引流 解决方案:基于企业微信裂变工具 |
说到底,和AI沟通,特别是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不是闲聊,而是清晰地传递你的需求。BACCM模型提供了一个_的检查清单:
- 我到底要解决啥问题/抓住啥机会?(Need)
- 我需要AI具体做出什么东西?(Solution)
- 用了这个东西,我想达到什么效果?(Change)
- 这个东西是给谁看/给谁用的?(Stakeholder)
- 这个东西对使用者来说,核心好处是啥?(Value)
- 这个事情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做的?(Context)
下次写提示词前,把这六个问题在心里过一遍,或者直接写在提示词里。你会发现,AI 瞬间变得更加“靠谱”了。
PS:至于那些热门的提示词的格式,比如Markdown、XML等技巧,这里小艾老师就不展开说了,之前咱们艾威有老学友分享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我们艾威网校去回看,也欢迎所有新老同学持续关注我们的“艾威小课堂”,小艾老师每个月都会给大家安排免费的直播讲座噢~~
https://edu.avtechcn.com/course/1659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面是小艾老师的广告时间。
想系统学习这种「用BA的思维去驱动AI」的能力?
CBAP(业务分析师专家级)认证(由IIBA推出)是BA领域公认的“天花板证书”。它系统化教你如何拆解复杂问题、定义清晰需求、评估解决方案价值等——这些正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种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包括今天小艾老师给大家介绍的“如何用BA思维写出高效AI提示词”)。
当AI深入业务核心,如何确保它可靠、安全、可信?
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还有新的风险和责任。模型偏见、数据泄露、决策黑箱…这些问题正引发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AAIA(人工智能审计师)认证(由ISACA推出)应运而生,它专注于评估AI系统的合规性、公平性、鲁棒性和透明度。未来AI场景无处不在,掌握AI审计技能的人才将变得至关重要,他们是确保AI技术健康、负责任发展的关键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