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P 备考总结
本人 7 年 BA 经验,其中 4 年外企 BA。入行时就知道 BABOK2.0 的框架。4 年前写过 BA 的总结文章,同时开始关注小婧的公众号。
今年 8 月底参加四天的线下课程,一边听课一边翻书。10 月底决定备考,订在 12 月 15 日考试,备考时长 7 周(后来延长至 8 周)。
(一)备考
- 前 3 周先听一章线上课程,看一章书,再听一章直播总结课,每天做每日一练。
- 第 4、5 周做线上单元测试,遇到错题就翻书看知识点。
- 原计划接下来两周做模拟题,看错题就去考试。第 6 周开始做模拟题,纸质 test1 得 60 分,觉得这个分数不可以接受,于是重新看了一遍书,花了一周重点看了 3-8 章,每看一章书就画一遍 input output 和 element。周六做了纸质 test2 得 70,周日 test3 得 70,线上第一套 65。这时只有一周的复习时间,自我感觉没把握,果断 reschedule,推迟一周考试。
(reschedule 没收费)
- 第 7 周把周末的错题翻书看一遍,再听一次直播总结课。周末做了线上第二套题,大概是 85。重做纸质 test3,大概也是 85。
- 第 8 周有点松懈下来了,这时觉得其实不用推迟考试。翻了一遍培训讲义,重做纸质 test1
得 85+,test2 得 85+,把没掌握的再翻一下书。考前一天再做 test3,错了 3 题。
总结:
- 看了两遍书,听了一遍线上课程,听了两遍直播总结课,做了两次纸质模拟题,三遍 test3。
- 个人时间安排:前 5 周工作日上班前 1 小时+中午 1 小时+晚上 10:00 之后 1-2 小时。第 6 周开始加上周日一天。
(二)考试
周一考试,这天过来考其他认证的人比较多,主要是过来的时间不集中,考场有点吵,
带上耳机也无法阻止噪音。唯一庆幸的是,我每次模拟考都或多或少有那样的杂音在,所以影响不大。
进入考卷前,看到考试通过是 63 points。
案例题花了很多时间,做到 40 题时剩下 105 分钟。还剩最后一道题时只有 40 秒钟,刚好够时间做完交卷。
(三)考题回忆
- 纸质模拟题有三个案例相似,问题也相似。
- define future state 的 input
- stakeholder 提出的 requirement 与 business policy 有冲突时,应该如何做?是改需求还是改 policy?
- balanced scorecard 的作用
- financial analysis 问题的关键词 investment break even(选了 IRR)
- workshop, focus groups, interview 的使用
- requirement relationship 考了 requirement 和 implementation element 的关系
- 问题关键词,包含 entity 和 process 的模型(选了 data flow diagrams)
- access enterprises limitation 的要素包括哪些?
- assessment measures 是在计划与监控环节的哪个 task 定义的?
- 第 9 章只考了一题。
希望以上总结对大家有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